那么,这个判决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下前情——
01.
被告的爱奇艺,愤怒的VIP
2023年1月11日,爱奇艺APP突然对投屏功能作出限制。
有用户在使用投屏功能时发现,原本作为黄金VIP会员最高可享4K清晰度,调限后只能选择最低档480P清晰度;
而480P的投屏画质堪比座机,想要进行4K投屏必须升级购买更高等级VIP。
对此,该用户表示,可以接受平台为创收划分会员/非会员权益,也愿意付费购买更优质体验。但作为资深付费用户,不能接受会员权益再受限的平台规则;
尤其是在自己充值完会员费后,爱奇艺单方变更合同条款,已经构成违约。
因此他向法院发起诉讼,不要求民事赔偿,只要求爱奇艺在会员期限内,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投屏清晰度。
这一消息很快就冲上了热搜,并获得了4.9亿次曝光。
在全网共愤下,爱奇艺于2月20日发布公告解除限制。
此时距离会员权益变更开始,刚好过去41天,这也是法院判决赔偿的由来。
因而我们说,这一判决的意义,不在于爱奇艺赔偿了多少,而在于爱奇艺被判赔这个结果。
正如网友所说,它从法律层面否定了“VIP中P”的套娃式会员营销方式。
但这一问题,并不只在爱奇艺出现,腾讯视频、优酷、芒果、B站等各视频平台,也都在用不同的名义做同样的事。
评论区里,全是VIP的愤怒:
除了VIP套娃外,会员费涨价、限制登录设备数、跳不过的广告以及“会员定制”广告等问题,也被大家疯狂吐槽。
以至于有网友直言,“真不是我在拒绝正版,是正版在拒绝我。”
02.
被喷的视频平台,走不出的营收困境
一系列被吐槽的营销套路背后,是长视频平台普遍面临的“营收难”问题。
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国内视听平台集体处于亏损状态,即使爱优腾三家头部平台,10年累计投入超1000亿人民币,行业整体依旧萎靡。
直到2022年,爱奇艺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才让情况乐观起来,随后腾讯视频也传出了扭亏为盈的消息。
这在当时,被视为是“中国视听用户养成付费习惯的重要节点”。
但彼时的正收益,其实是靠会员费涨价、平台控制成本投入来实现的。
每家平台都在被吐槽会员付费问题,同时各家也都在偷偷“减衣缩食”,
据财新报道,2023年,腾讯集团对视频的拨款量级,从之前每年数百亿元降至数十亿元;今年一季度,爱奇艺内容成本为40亿元,同比下滑5%。
对外“竭泽而渔”、对内“降本增效”的做法,尽管带来了短期增长,却走窄了长视频平台长期发展的路子——
一方面,花式收费套路,不断折损本就薄弱的用户付费意愿;
另一方面,成本端对预算的极端控制,又降低了出爆款的概率,而内容号召力的降低,不仅会导致招商乏力,还会加剧付费会员的流失。
就被传拼命“降本增效”的爱奇艺而言,今年上半年,平台仅有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小爆,但整体影响力不及去年《狂飙》。
据最新财报显示,爱奇艺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其中,会员服务营收48亿元,同比下滑13%。
值得细品的是,从今年一季报开始,爱奇艺取消了对会员规模和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两项数据的披露。
无论是外部舆情还是内部讯息,都在敲响同一个警钟:
是时候停止在会员模式上拼“创意”了。
增长为什么会放缓?
绝对不是会员不努力,长视频平台需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03.
重新分工的视听领域,长视频行业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