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案例
户外监测
全球精选
C网文库
分享
分享链接:
复制链接
社交平台:
您可以直接复制短链,分享给朋友,也可直接点击社交平台图标,指定分享。
首 页
C网热点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案 例
制作热店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酷榜户外
媒体户外
户外监测
酷榜舆情
酷榜素材库
全球精选
海外创意广告
国内创意视频
专题视频
职面未来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C网文库
大奖作品
大广赛
黄河奖
学院奖
长城奖
金犊奖
龙玺广告奖
金铅笔
克里奥
艾菲奖
广州日报杯
纽约奖
中国元素奖
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
青年创意大赛奖
莫比奖
伦敦奖
嘎纳奖
创意榜
制作热店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专 题
  • 首页
  • C网热点
  • 案例
  • 户外监测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2022年中国虚拟偶像行业研究报告
扫一扫,手机查看
来源: 艾瑞咨询
发布于 2022-11-25 09:05:55
浏览(5853)
分享(18)
收藏(0)

虚拟偶像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虚拟偶像是进行偶像活动的虚拟人
•一个虚拟偶像必须有自己的虚拟设定和内容产出,幕后人员必须服务于虚拟设定,UGC能够参与完善虚拟偶像的人设

•根据视觉效果,虚拟偶像可以分为二次元和超写实两种类型,主流活动身份为虚拟歌手、虚拟UP主和虚拟博主

中国虚拟偶像市场现处于高速发展期
•虚拟偶像文化起源于日本,中国虚拟偶像市场在2011年后开始以较快的节奏发展,如今已经与日本的发展水平基本持平,产业链趋于完备
•中国虚拟偶像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幅,2022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可以达到13亿元,预计未来3-5年增幅将有所下降

•现阶段,中国虚拟偶像市场存在侵权现象严重、IP单一、变现结构尚未多元化等问题

虚拟偶像商业变现途径多元,但结构并不均衡
•虚拟歌手的变现途径较为多元,头部虚拟歌手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商业推广,其次为演出、周边及版权收入
•虚拟UP主的收入高度依赖于直播打赏,仅头部不到5%的虚拟UP主能够接收到商业推广资源

•超写实虚拟偶像主要服务于B端,收入重度依赖于商业推广,极少数开展过直播活动,或售卖过数字周边,但收入远远不及To B商业活动的收入

虚拟偶像仍未突破小众圈层,丰富内容是重点
•据调研显示,仅16%的用户关注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多为90后二次元爱好者,对UGC认同度极高,具有较强的付费意愿,认为虚拟偶像最重要的三个元素为人设、外形和才艺水平
•未来,虚拟偶像可以在元宇宙场景举办虚拟演出,随着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虚拟偶像的技术水平差距会逐渐变小,届时,内容将成为虚拟偶像之间的核心竞争点

1.png

什么是虚拟偶像?

不是所有虚拟人,都是虚拟偶像

虚拟人是通过绘画、建模等人工技术创造出的虚拟人物形象,在本报告定义中,虚拟偶像是进行偶像活动的虚拟人,拥有自己的虚拟设定和作品产出。与真人偶像不同,虚拟偶像的人设、活动和知名度更依赖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作内容)进行完善,故虚拟偶像与粉丝的距离更近。
在后台借助动作捕捉设备,实时扮演并填充虚拟偶像设定及内容的人被称作“中之人”。

2.png

虚拟偶像分类

二次元和超写实

根据视觉风格,虚拟偶像可分为两种类型:二次元和超写实。二次元虚拟偶像的视觉形象偏向动漫风格,超写实虚拟偶像的视觉形象则更类似真人。在此分类基础上,按照制作方式,二次元虚拟偶像可以继续分为2D和3D风格,超写实虚拟偶像可以继续分为虚实结合和纯CG风格。

3.png

虚拟偶像主要活动身份

虚拟歌手、虚拟UP主和虚拟博主

现阶段,虚拟偶像主要有三个活动身份:虚拟歌手、虚拟UP主和虚拟博主,虽然虚拟偶像通常会以多种活动形式活动在互联网平台,如唱歌、跳舞、杂谈娱乐、发博文等,但每一个身份有其各自的重点活动形式。完全虚拟的纯AI虚拟偶像数量极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市场现处于高速发展期

虚拟偶像与二次元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的联系较为密切,日本作为最流行二次元文化的国家,成为全世界虚拟偶像行业的先驱者。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一直追赶日本的脚步,整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与日本差距越来越小。

0.png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产业链图谱

7.png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产业链梳理

8.png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相关政策

政府牵头鼓励虚拟人相关技术落地

随着元宇宙和虚拟人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政府也对虚拟人产业引起高度重视,在远景规划中鼓励发展虚拟人相关的三维图形、建模等技术,后续有多个政策提出,要在传媒领域大力发展并推动虚拟人相关技术应用。
虚拟主播作为典型的创新传播方式,在官方媒体中已有落地案例,比如有政府新闻频道、CCTV联合短视频平台启用虚拟主播,旨在推动宣发生态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

9.png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核心市场规模

市场增速迅猛,现阶段,虚拟UP主贡献主要收入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核心市场规模从2019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超高的增长幅度,2022年预计将达到13亿元。在2019年之前,虚拟歌手贡献市场主要收入;到2020年,受疫情期间居家娱乐需求上升、海外部分虚拟UP主辱华、以及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布局自有虚拟UP主并加大宣发力度等因素,中国虚拟UP主的受众扩大,收入规模极速增长,反超虚拟歌手;2021年后,超写实虚拟偶像走入大众视野,其营销效果得到B端品牌认可,开始有一定的商业活动收入。
作为热门概念元宇宙的元素之一,虚拟偶像的科技、营销价值在未来仍然有望进一步增长,核心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但受制于科技的迭代速度,虚拟偶像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突破,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大幅下降。

10.png

中国虚拟歌手发展痛点:IP单一

其余IP难以提升知名度,商业化程度低

洛天依作为中国第一位V家虚拟歌手,在中国V圈粉丝心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许多知名P主在早期创作出优秀的UGC歌曲,其中几首歌曲更是在全网走红,使洛天依能够突破二次元圈层走向现实舞台。后续推出的虚拟歌手失去先发优势,竞争对手变多,UGC生态不及洛天依圈子活跃,面临难以发展至大众化虚拟偶像的困境。

11.png

中国虚拟UP主发展痛点:类网红经济

营收构成单一,高度依赖中之人

目前,虚拟UP主更类似虚拟外壳下的真人主播,其营收结构与许多网红主播的营收结构极为相似:核心收入来源为直播打赏。然而,与真人主播不同,虚拟UP主在To B商业推广侧的机会较少:只有最头部的虚拟UP主能够代言或与品牌联动。
虽然虚拟UP主主要以虚拟外表和人设进行活动,但却难以真正脱离现实:虚拟外表下实时扮演的中之人仍然是填充虚拟内容的主力和粉丝关注的核心。行业内陆续出现的负面信息也表现出:一旦中之人或团队产生负面新闻,虚拟UP主也会受到影响,甚至面临隐退的局面,现阶段,能真正摆脱真人而实现 “永不塌房”的虚拟UP主并不存在。

12.png

新趋势:AI虚拟偶像

规避“塌房”风险,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前,多数虚拟偶像的实时交互演出需要依赖真人动捕完成,虚拟UP主更是与中之人绑定,一旦中之人出现负面新闻或与制作团队出现分歧,其扮演的虚拟UP主会发生“塌房”,偶像价值和粉丝粘性将大打折扣。
虚拟偶像的AI化,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风险。Siri、小度等AI智能虚拟语音助手都已具备一定的交互能力,但她们属于功能型虚拟人,缺失深入人心的虚拟形象,语音、语调机械感重,不具备较高的娱乐性。作为活跃在文娱赛道的娱乐型虚拟人,一个成熟的AI虚拟偶像,需要具备自动生成与真人接近的动作、声音,以及与人实时互动的能力。
近年来,有许多科技公司在声音和互动两个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未来纯AI虚拟偶像的落地作出技术积累。

13.png

二次元虚拟偶像商业模式

头部虚拟歌手收入来源较为多元

虚拟歌手的商业变现模式较为丰富,核心收入依靠To B代言联名,其次为演出及衍生周边收入。
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虚拟歌手已经成为一个IP,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核心粉丝圈层。与真人偶像不同,虚拟歌手并不需要拘泥于最初的人物设定,他们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能够让粉丝参与定义自己心中的偶像——通过自行创作作品,对虚拟歌手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二次元虚拟偶像商业模式

虚拟UP主收入来源以直播打赏为主

虚拟UP主的打造模式和商业模式与网红MCN高度相似,主要受众集中在泛二次元圈层,目前,一个具有变现能力的虚拟UP主需要具备的核心要素是深入了解并迎合泛二次元爱好者的喜好,与他们建立较强的情感连结,在提高粉丝数量的同时,提高粉丝的粘性和付费意愿。虚拟UP主市场的头部效应极其明显:前1%-3%的虚拟UP主贡献该行业约90%以上的收入。虚拟UP主的核心收入来源为直播打赏,其次为品牌推广联动,最为头部的虚拟UP主会有衍生周边和演出机会,但这两部分的收入占比较低。

16.png

超写实虚拟偶像商业模式

营销价值凸显,主要收入来源为商业推广

超写实虚拟偶像凭借与真人相近的外形和鲜明的科技时尚感,在品牌营销方面凸显出较高的价值,运用超写实偶像进行宣传,能够为品牌带来较高的曝光度和认知度。超写实虚拟偶像的核心商业模式集中在To B代言联名,为品牌产出海报、视频等宣传物料并收取相应的代言费用和制作费用。
现阶段,行业整体尚未探索出除商业代言推广以外的营收途径,有极少数超写实虚拟偶像发行过NFT(数字周边),但大多数也停留在免费领取模式。由于超写实虚拟偶像的投入产出比极大,市面上存在的大多数超写实虚拟偶像制作公司的主要营收并不来自于自有的超写实虚拟偶像,而是来自于为其他企业制作虚拟人及虚拟偶像解决方案的制作费用。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洞察

仍未突破小众圈层,虚拟歌手认知度最高

虽然近年来,随着虚拟偶像这一概念的热度持续升温,人们在各个音视频平台都能接触到虚拟偶像。但是目前虚拟偶像在中国仍属于小众爱好,关注者较少,大多数人仍然停留在完全不了解或仅是听说过的程度。
据调研结果显示,有16%的人关注虚拟偶像且观看过虚拟偶像节目。在关注虚拟偶像的人群中,关注率最高的虚拟偶像类型为虚拟UP主、虚拟歌手和超写实虚拟偶像,虚拟歌手成为多数人第一次关注的虚拟偶像类型。

20.png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观看渠道及理由

多数为二次元文化爱好者

相比非二次元受众,二次元爱好者对虚拟世界有更高的认同感,对虚拟偶像的接受度、观看意愿也更高。
据调研结果显示,在虚拟偶像受众之中,因喜爱二次元文化开始关注虚拟偶像的人群高达51%,在诸多关注原因之中排名第一,二次元平台也成为他们最常观看虚拟偶像活动的平台。

21.png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满意度

对中国虚拟偶像认可度更高

93.4%的关注者在2020年之前开始关注中国虚拟偶像,许多关注者同时关注其他地区的虚拟偶像:有78%关注日韩虚拟偶像,32%关注欧美虚拟偶像。与海外虚拟偶像相比,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对中国虚拟偶像的评价更积极,每一个评价指标都有接近甚至超过50%的关注者认为,中国虚拟偶像优于海外虚拟偶像,其中,最突出的5个优势为亲和力、语言、外形、人设和才艺水平。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内容及消费偏好

对外观和才艺关注度较高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认为,好看的外形、有趣的人设和专业的才艺水平是一个虚拟偶像最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他们最爱看虚拟偶像唱歌、唱跳、玩游戏和与其他偶像互动。
此外,比起周边的实用性,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更在意周边的观赏性,最受欢迎的官方周边为虚拟产品、家居装饰品和手办盲盒,具有较好装饰作用的周边人气更高。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消费轨迹

消费金额持续增长态势明显

随着虚拟偶像的受众不断扩张,市场看到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衍生周边及联动产品的推出频率越来越高,虚拟偶像关注者有更多机会消费虚拟偶像产品,消费金额不断上涨。
相比2020年和2018年,2022年每月在中国虚拟偶像产品上花费金额在500元以上至5000元以上区间的关注者数量增长明显,完全不消费任何产品的关注者数量大幅下降。其中,关注者消费范围最多的虚拟偶像相关产品为官方周边,其次为同人周边和直播打赏。

未来发展趋势:打造IP

丰富优质的内容是打造IP的核心

目前,市面上的许多虚拟偶像以技术为核心卖点,在外形、声音、动作等方面精益求精。不可否认,技术水平是虚拟偶像的核心价值之一,技术的更新迭代也能够拓宽虚拟偶像的能力边界,但虚拟偶像的另一大核心“偶像”价值却不完全依赖于技术。从偶像受众出发,最影响一个虚拟偶像人气的元素与真人偶像类似,是外形、人设、才艺内容和亲和力。现有的部分虚拟偶像突出强调技术层面的亮点,缺少对于虚拟偶像本身的活动内容填充和亲和力的打造,导致其粉丝圈较小,核心粉丝较少,难以形成IP效应。
现阶段,许多B端品牌选择与虚拟偶像合作,看中的是虚拟偶像作为较为先锋的“高科技ICON”,具有出色的营销价值。在未来,随着科技概念不断升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虚拟偶像的核心竞争力将越来越依赖于内容产出,虚拟偶像运营方更需要沉淀时间完善内容,打造IP,实现价值附加。

31.png

未来发展趋势:落地元宇宙场景

元宇宙娱乐场景中的重要元素

在线游戏和在线社交属于更容易贴近元宇宙落地生态的典型场景,而虚拟偶像属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更容易做商业化拓展。在元宇宙场景中,虚拟偶像可以在虚拟演出中登场,近年来,已有虚拟偶像和真人歌手在游戏中成功举办过虚拟演唱会,受到许多玩家的欢迎。

32.png

数据
收藏
为文章点赞
+1
分享
您必须登录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4
张学友
回复
2022-11-25 10:29:51

好看的外形、有趣的人设和专业的才艺水平是一个虚拟偶像最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vans如意
回复
2022-11-25 14:57:40

为了缩减成本的一种方式罢了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心静自然清
回复
2022-11-25 15:59:47

现在看脸的年代,青春偶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名气越来越大,营销成本更越来越高。还是虚拟偶像好,还可以缩减成本。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深藏blue
回复
2022-11-27 20:54:05

过去的游戏里人物现在叫“虚拟人”也就是元宇宙数字人!换个说法而已。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艾瑞咨询
每日必读
更多
一周资讯丨广告商团体抨击“虚伪”言论;耐克疑似侵犯专利权被起诉
品牌周报 | MANNER咖啡把店开进雪山、喜茶化身「地理学子」、奈雪开展小绿袋回收计划
节后返岗,品牌应该向年轻人的行李箱塞满什么味道?
为什么电视剧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热门话题?
麦肯全球首席财务官ALEX LOPEZ将离职;R/GA全球媒体主管艾莉·班福德离职
胡歌官宣,各大品牌疯狂借势
好利来联名王老吉、小鹏汽车&爱慕登陆Honnverse虹宇宙| 案例一周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凤凰网品牌中心总经理 陈欣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长城奖全场大奖获奖单位 有氧YOYA客户总监 邵伟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长城奖金奖获奖单位 真传有道(厦门)创始人 王龙志
数据
更多
2022年中国品牌广告营销策略白皮书
优秀企业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时趣
案例
职位 5
查看详情
MT 蒙彤传播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编辑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020-38814986
版权所有 广告网 粤B2-20040750号 © Copyright 1998-2022 cn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