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案例
户外监测
全球精选
C网文库
分享
分享链接:
复制链接
社交平台:
您可以直接复制短链,分享给朋友,也可直接点击社交平台图标,指定分享。
首 页
C网热点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案 例
制作热店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酷榜户外
媒体户外
户外监测
酷榜舆情
酷榜素材库
全球精选
海外创意广告
国内创意视频
专题视频
职面未来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C网文库
大奖作品
大广赛
黄河奖
学院奖
长城奖
金犊奖
龙玺广告奖
金铅笔
克里奥
艾菲奖
广州日报杯
纽约奖
中国元素奖
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
青年创意大赛奖
莫比奖
伦敦奖
嘎纳奖
创意榜
制作热店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专 题
  • 首页
  • C网热点
  • 案例
  • 户外监测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今年的双11也会是史上最难吗?
扫一扫,手机查看
来源: 黄梦茜、孟湘凯 凯度消费者指数
发布于 2022-11-08 15:02:18
浏览(5312)
分享(0)
收藏(0)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本周将进入狂欢的高潮,上半年的618大促由于受到疫情封控和超级头部主停播的双重影响,增速大大放缓,被戏称为“史上最难618”。


各大电商平台和品牌方寄望于下半年消费回暖,借力年底的双11购物节刺激消费,达成年度销售目标。那么,今年的双11仍会是史上最难吗?


凯度消费者指数基于对今年618的回顾以及双11的前期表现,对于今年双11快速消费品整体表现进行预判。


1. 销售增速持续减缓或是触底反弹?


凯度消费者指数家庭样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的过去一年内,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速为3.6%,其中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为6.1%,消费市场正在缓步回暖。


本次双11随着以李佳琦、罗永浩为代表的超级头部主播回归及入局,消费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为巩固流量打了一剂强心针。


此外,今年双11天猫和京东的预售都提前在晚上八点开抢,并提出了历年最大的满减优惠,挑动消费者一年一度的大促购买欲望。


数据显示,在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观看人次较去年翻倍,而“出抖入淘”的罗永浩淘宝直播首秀2600万场观带来2亿元成交额,成交效率是其在抖音首播的4倍;最后,抖音及快手在拓展商城板块后全力备战的第一个双11, 也助力提高整体市场声量。


在直播渠道的火热增势和营销活动的催化下,预计今年双11的整体销额增速大概率触底反弹(去年天猫双11增速8.45%, 为历年最低)。


而在理性消费的大环境下,最终增速将取决于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而不是被过度包装的表面繁荣。


2. 消费分级:享乐型及宅家场景相关品类将有更好的增长,并有较强的价格抗跌性


疫情的持续影响下,食品的刚需性通过线上大促被放大体现。凯度消费者指数家庭样组数据显示,近两年线上大促期间,食品的销售占比逐次提高。


1.png


此外,疫情使得人们减少外出,宅家时间大幅增加,与宅家场景相关的品类(如:生活用纸、洗衣产品、厨房食用品等)以及帮助人们在家中缓解焦虑的享乐型品类(如:冰淇淋、酒精类饮料)预计将继续在双11维持不错的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不够理想的大环境使得消费者越加看紧自己的钱包,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代表消费升级的结束,而是产品带来的益处必须要有比价格更快速的拉升,也就是更看重高性价比的理性消费;在强需求的品类上我们也看到更强的价格抗跌性。


2.png


3. 疫情封控下产生的囤货习惯,双11是理想的落地窗口


吸取了上半年的疫情封控、物资短缺的生活经验,消费者对于必须品的囤货需求相比往年更为强烈,尤其在今年Q2的单次购买量达到高峰,Q3因疫情稍缓而下降,Q4在疫情反复起落的情况下,我们有理由认为消费者会在双11在做强需求品类的囤货。


从大类表现来看,食品中的饮品和乳制品,以及用品中的生活用纸和家用清洁品,在年至今的单次购买量皆有5%的同比增幅,有机会成为双11大促时的首选囤货品类。


3.png

4.png


4. 消费节点可能前置,厂家需合理安排库存及物流配送


今年618,各大平台纷纷摒弃了之前复杂的优惠规则,以满减、红包补贴方式将折扣更加直观地给到消费者,简洁的促销形式让消费者更早地下单购物,在618周期的次周产生最高的销售占比(27.4%)。


今年的双11沿用了简洁且大幅度的优惠规则(如:天猫满300减50,淘宝满200减30),预计更多消费者将在第一波预售和尾款期间下单,拉高前两周的销售额占比。


因此厂商也应与消费者同频,将部分资源和重心前置、跟上促销节奏。近期部分地区疫情的反复而造成的物流不畅,也考验厂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供应链应变能力。


5.png


5. 国货品牌持续发力,在双11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双11因提供相比平时较大的优惠力度,消费者更愿意在期间购买单价较贵的国际大牌,双11也成为国际大牌收割消费者的最佳时间点。


近年来,由年轻世代引领的国潮风方兴未艾,原因除了本土品牌因地制宜快速上新外,国产商品在生产和运输环节都能更好把控疫情风险,也为国潮推波助澜。


本次双11的超头李佳琦,再次推出“所有女生的Offer 2”综艺节目, 8集节目在B站的播放量已突破2600万。其中的国货专场给了本土品牌更多的曝光机会,消费者仿佛亲临促销谈判现场,通过品牌高层恳切的沟通,让消费者对品牌有全新的认识与情感连结,助力本土品牌在双11出圈,预计将特别体现在美妆产品、个人洗护及头发护理类。



综上所述,我们对今年的双11大促有以下的观察和预判:


1. 今年是疫情爆发后的第三个双11,消费者已逐渐习惯常态下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培养了未雨绸缪的购物习惯。相较于二季度的低迷,三季度以来的消费信心正逐步恢复,加之各平台加码的优惠及营销活动,本次双11战果仍值得期待。


2. 消费者愿意在双11期间花钱,但相较以往更偏向理性消费的模式:消费者会寻找真正需要或者能充分满足情绪价值的产品,高性价比的产品将会获得更多青睐。


3. 因应大环境及平台变化的弹性调整:刚需的产品囤货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厂家可以顺应大量的采购需求给出更多的优惠以吸引消费者,提高单次购买量,降低单价;另外,简单直接的促销机制,鼓励将消费行为前置,厂家要做好相对应的备货节奏及物流准备。


4. 双11已经成为品牌建立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催化窗口,品牌通过直播+综艺的形式做内容营销,在双11冲刺阶段完成最后的转化。品牌方该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年度最大狂欢的营销节点,通过内容营销打造品牌价值并同时收获业绩。


5. 双11已经成为中国品牌集中爆发的年终秀场,但国货品牌必须避免对于“大促”价格优势的过度依赖,必须把双11作为整体营销闭环的一个重要节点,用更加长期主义的角度去构建品牌增长的路径。

观点
收藏
为文章点赞
+1
分享
您必须登录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3
vans如意
回复
2022-11-08 16:59:45

好像是冷清了许多,主要一个方面是口罩原因,快递物流受限制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张学友
回复
2022-11-08 17:19:05

今年的双11,肯定会受各地疫情防控影响,销售量大打折扣的。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文人墨客劲爆辣子鸡
回复
2022-11-10 17:22:17

头部主播确实可以促进一下消费力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凯度消费者指数
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专注于揭示在快速消费市场消费者的真实购物行为及其背后原因解析,从而将其购买行为转化为竞争优势。在中国,凯度消费者指数为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服务之一。
每日必读
更多
一周资讯丨广告商团体抨击“虚伪”言论;耐克疑似侵犯专利权被起诉
品牌周报 | MANNER咖啡把店开进雪山、喜茶化身「地理学子」、奈雪开展小绿袋回收计划
节后返岗,品牌应该向年轻人的行李箱塞满什么味道?
为什么电视剧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热门话题?
麦肯全球首席财务官ALEX LOPEZ将离职;R/GA全球媒体主管艾莉·班福德离职
胡歌官宣,各大品牌疯狂借势
好利来联名王老吉、小鹏汽车&爱慕登陆Honnverse虹宇宙| 案例一周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凤凰网品牌中心总经理 陈欣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长城奖全场大奖获奖单位 有氧YOYA客户总监 邵伟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长城奖金奖获奖单位 真传有道(厦门)创始人 王龙志
数据
更多
2022年中国品牌广告营销策略白皮书
优秀企业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时趣
案例
职位 5
查看详情
MT 蒙彤传播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编辑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020-38814986
版权所有 广告网 粤B2-20040750号 © Copyright 1998-2022 cn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