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众多分析星巴克成功之道的观点中,笔者非常认同的是以下两大“硬核”利器——一个是人本主义,一个是关系哲学。这两者是因果关系。因为强调以人为本,因此要重视品牌与人之间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贯彻与实现,两者共同构建起了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
正如霍华德・舒尔茨所强调的:
“我一直相信,创新是对关系本质的再思考,而不是重新思考产品本身,也正是对于这种关系的深入思考与阐述,催生了星巴克的价值观。”
首先,星巴克通过C.A.F.E准则(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和道德采购模式以及在全球构建种植者支持中心来保障咖啡的品质。从咖啡豆采购开始,星巴克采用溢价收购,用以支持当地咖啡农的可持续发展,其目的也是保障原料品质的长期稳定,最终以此来解决消费者在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
其二,星巴克通过打造第三空间,来满足消费者的社交需求。从1994年开始,星巴克对全球的连锁店进行重新设计,致力于向顾客提供具有休闲性质文化的“星巴克体验”,它所标志和销售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杯简单而又普通的咖啡,更是一种体验式的文化,并最终让这种文化突破全球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界限。
其三,在尊重方面,在互联网技术还不普及的年代,上班族可以在提供网络服务的星巴克边喝咖啡边上网;为了让顾客拥有更多决策时间,而采取横向排队的方式;即使顾客不点饮品坐在星巴克,也不被赶走;如果饮料碰翻了可以换一杯新的;还会提供免费的白开水等等。
其四,在满足人们族群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星巴克也为顾客提供了一个极具标识感和认同感的载体和媒介。星巴克进入中国后,首先获得认同的是来自中国一线城市的新潮白领精英们。在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之初,英国的《金融时报》曾专门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结论是:在当时的中国受众看来,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竟然要比买一件“维多利亚秘密”的国际名牌内衣更加时髦。
因此,我们可以说,星巴克的营销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性营销”的案例。
纵观人类进化史和品牌发展史,所有不尊重人性的事物都不会长久,凡是更好地迎合了,满足了人性需求的事物,都将获得时代的眷顾与机遇。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恰恰是由对人性尊重的始终如一,乃至对人性需求满足的不断升级而驱动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个观点:制造业实体日子不好过是马云的责任。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只有马云,没有互联网技术,电商会出现吗?没有马云,电商会不出现吗?如果电商的商品不便宜,还得到淘宝总部去付钱取货,你还愿意吗?
其实,马云的背后是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背后是时代的发展,而时代发展的背后,恰恰正是人性的驱动。贪便宜、求便捷是人性特征,这是内在本质所在。而互联网电商模式恰恰因为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并且还能充分满足了这些人性特征,因此,也就成为了必将会出现的时代特征,这是发展规律所在。在人性需求的驱动下,即使没有马云,也会有白云、乌云或彩云……总之会有肩负推动时代发展使命的关键人物出现。这是在颠扑不破的真理所在。
当柯达无法提供数码相机的价值时,当索尼无法提供便捷播放音乐的价值时,当诺基亚无法提供智能手机价值时……消费者便“瞬间”抛弃了他们。同样,打败尼康的不是佳能,而是逆光也清晰的智能手机;抢夺移动市场的不是联通,而是随时在线的微信;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是随叫随到的外卖小哥……在这背后,人性对其需求品质的不断追求,品牌能否能持续满足这种追求,才是真正能够决定最终输赢的“胜负手”。
在这个技术“横行”,资本“霸道”的时代,许多企业家往往会认为,只要最领先的技术在手,只要能获得资本的眷顾,就万事大吉,就一切OK。其实,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都是属于“术”的范畴。道是皮,术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是人的世界,技术也是因为能为人更好地提供服务才会有价值,资本也是因为能让品牌更好地为人创造价值才会有收益。
对于品牌也是如此。品牌内在本质的底层代码一定是人性,品牌发展规律的顶层设计一定要以人为本而展开。这是因为,从市场的角度看,所有的机会都源于需求,而所有的需求都源于问题,而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而人性需求永远无止境,时代发展永不会停步,战略机会永远会存在。
因此,品牌的价值就是通过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问题,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创造消费者的核心利益而呈现的。我们要让一切品牌行为都围绕“人”展开,让消费者成为整个营销链条中最为重要的结果呈现。正如马云所说:给谁干永远要比怎么干重要得多!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好产品的稀缺性,品牌信息的不对称性都已不复存在。单纯的产品卓越已经无法赢得市场。无论是消费者的体验感受,还是情绪反映都已成为市场营销中的重要资源;消费者的需求、创意、意见和口碑都将成为品牌价值的导向和构成;企业的管理、研发、生产、营销都要以消费者为先导而展开。
正如陈春花所言:“战略思考的起点都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战略的落脚点一定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再通过技术的应用创造性地加以实现。没有顾客价值,所有战略都是空的。顾客价值才是解开战略选择谜题的唯一钥匙!”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星巴克也一样面临着如何在对人本主义的坚守中与时俱进的历史命题。有业界人士认为,霍华德・舒尔茨以及星巴克一直在顾客体验和店面效率两者之间寻求平衡。而现实中,正是对于效率和利润的追求,让星巴克也似乎正在不知不觉中牺牲掉很多宝贵的特质。
毋容置疑,以人为本,这是品牌的道之所在!但同时,品牌的构建与成长,其本质又是一场人性与人性的博弈。一边往往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一边则始终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分明是一道人本VS人性的千古难题。
但不管怎样,在未来,企业对消费者的争取必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消费者资源也必将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资源,消费者心智也毕竟成为市场营销的不二靶向。企业要义无反顾,时不我待地向唯“人”主义转变。从顶层设计上,将消费者和企业视为品牌的共同主体,让品牌具有消费者、企业的双重基因。
冯友兰先生曾说:知道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道。但是,仅仅是知道是不够的。企业要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我往矣”的不懈追求。就像年仅45岁的杰克韦尔奇就成为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时留下的那句名言:“你们知道了,而我做到了。”
人性就是天道
星巴克的营销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性营销”
他们家的气氛组实在是高明!
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未来,企业对消费者的争取必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品牌进入个性化、人性化时代,要有喜怒哀乐,要有温度
就卖咖啡杯就能赢很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