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情绪泛滥的时代,高级的广告不会过分用力、刻意煽情,而是收起浮夸,收起扎心,收起喧哗,细细腻腻、娓娓道来一个好故事。
正如碧桂园近日发布的公益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
10分钟的故事,三个主角,两代人,一种传承,多个时空交织。以非线性的多重时空叙述手法,讲述了国华纪念中学三个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践行国华校训精神理念的故事。多年前,杨少敏、蔡莹、王永锟,都曾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多年后,他们有人成为了山区小学的老师,有人成为了抗疫前线的医生,有人通过自主创业事业有成。尽管人生选择不同,但三人都在用各自方式传承着碧桂园“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崇高信念。微电影通过一个在校训石碑前合照的行为,凝聚起了关于爱与传承的主线。在对生命的唤醒与精神的守望中走向美好与崇高。手法上营造出的极致观感体验,让文案君在理解全片内容后,仍愿意多刷几遍去回味和咀嚼微电影的深层内涵:三个家境贫困的孩子能成长为国华优秀毕业生,背后必然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种情况,多重时空叙事的手法就可以将主人公相对复杂的情感与经历,通过画面剪切交叠逐步构建起来。比如杨少敏在拽回想要去打工的学生时,交织着她当年所面临的同样困境;蔡莹在“冷静沉着”救治病患时,闪过不少当年她沉着应考的画面;
王永锟在列捐赠清单的过程中,回忆起儿时窘迫的家庭境况。
复杂之中暗含呼应,时空转切的节奏流畅自如,将主人公身处当下当时情境里,心中翻涌的丰富而深层的情感,于短时间内最大程度释放;没有浮夸、炫技、煽情,却让他们“铭记国华校训,践行国华校训”的人物高光自然显现。由于多重时空的复杂性,加上同时进行三个毕业生的三条线叙事结构,内容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时间线的割裂感。巧妙的是,微电影利用这种时间断裂带来的未知性因素,以此设置悬念,一步步引领观众揭秘解疑。比如杨少敏在追逐学生时,喘气抬头看到的,为什么是自己?蔡莹放弃和家人团聚后加入抢救行列,和整个故事有什么关系?丛生的疑问,都可以在另一个时空线的故事中得到回答——学生陈小天质问杨少敏“读书难道比吃饭重要吗?你们城里人不懂!”杨少敏不懂吗?下一秒她就回忆起了当年,面对同样困境时被国华接纳,得以坐车上学的情景。陈小天抱怨“我爸已经两个月没往家里寄钱了,也不来电话”之后,画面又切到蔡莹抢救病人情状,暗示了被抢救者和杨少敏这条故事线的关系。总之,短短10分钟的微电影,充斥着无数个大小的疑问,却又在三个主人公一次次回忆、一个个画面剪切中,将对现状的选择、成长的故事以及彼此间的关系条理清晰地一一解答。由于细节处理恰当,整体悬念感爆棚的情节设定充分激发了受众的观影兴趣,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微电影不仅透过叙事内容极大增强了情感力量的传递,还以深刻有力的情绪感染受众,带来了一种共情式精神洗礼——国华三个毕业生“默契”践行国华校训的“巧妙相遇”,传递出了一种能够触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人类共通的美好品质——关于爱与善的传承、关于生命的唤醒、关于精神的守望。这些品质不仅局限在国华,更是深深浸透在日常生活里,在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中也能时常遇见,带给我们温暖人心的力量。
比如疫情期间,一则“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视频曾刷屏朋友圈。原来,12年前汶川地震幸存者,如今已是护士的佘沙两次请战去武汉。她说,我是汶川人,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报当年的恩,武汉,会像当年的汶川一样雄起。
比如,在毕业季期间刷屏的“搬砖男孩”魏凯伦,四年前他接到国防科技大学的通知书后大喊,“山,我走出去了!”如今毕业,他却又转身决定奔赴另一片山川,主动申请到新疆奉献青春。还有许多奋斗在扶贫、教育事业中的年轻人,前不久,他们还深受家境贫困的牵绊。
正是代代相传的爱与善,为我们这个民族不断注入新鲜热血,支撑着我们生生不息、一路向前。